传统文化经典书目推荐

日期:2016-05-10点击率:1747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高校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图书馆特推荐部分经典精品书籍。        
        1.《荀子》——天人有分化性起伪
        《荀子》是战国末年大儒荀子的著作。他继承发展了孔子关于礼法等方面的思想,批评子思、孟子一派的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强调经验认识,注重现实主义。《荀子》是总结先秦诸子学、开辟两汉经学的里程碑式著作,其思想在古代得到了大量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2.《韩非子》——以刑止刑法不阿贵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是我国古代法治文化的经典。韩非的文章,一方面说理精密,文风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另一方面,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善于在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风格。
        3.《礼记》——论说礼仪文质彬彬
        《礼记》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经典之一,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礼记》是一部秦汉以前儒家有关各种礼仪制度的论著选集,其中既有礼仪制度的记述,又有关于礼的理论及其伦理道德、学术思想的论述。它浓缩了中国先秦礼制、礼仪文化精神,可谓我国古代关于制度文明的理论汇集,受到政治家、经学家的普遍重视,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生产生活。
        4.《吕氏春秋》——杂成统系融会百家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秦相国吕不韦组织门客编纂而成,是首部尝试会通诸子思想的文化经典。它在思想上杂取各派而自成一家,并保留了先秦诸子许多重要思想材料。《吕氏春秋》综合各家思想将之融为一体的精神,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长期延续,在某种程度上造就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性格。
        5.《春秋繁露》——天人感应性有三品
        《春秋繁露》是汉代经学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全貌和学术特色。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春秋繁露》为这一主导性思想文化政策提供了理论说明。这一政策为历代王朝继续执行,在这一意义上,《春秋繁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双重意义上的经典著作,其重要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6.《史记》——穷究天人会通古今
        《史记》是我国古代正史中最重要的著作,是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经典,在文学史、哲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史记》的价值在于实录历史,保存了大量真实史料,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7.《汉书》——崇尚名教宣扬汉德
        《汉书》是我国古代又一部历史文化经典。它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由学者私著而得到官方认定的正史,也是首部以儒家经学为指导编纂的断代史,让经学和史学结合起来,从学术理论上进一步巩固了司马迁将天人之学和历史学结合的辩证思维方法。宣扬汉德,维护礼法,述百家学说,殊途同归,言精炼,事赅密,体例完备,对后来历朝正史的编撰产生了深远影响。
        8.《论衡》——气化自然重视效验
        王充的《论衡》高举“疾虚妄”旗帜,以“理义”为准则,以元气自然论为基础,大力批判当时流行的谴告、灾异、符命等谶纬迷信现象,反对鬼神观念和长生不死说,是我国古代弘扬人文理性精神的重要文化经典,对东汉末期以来学术思想的变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9.《肇论》——空而非空即真齐观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并发生中国化过程中,受学于鸠摩罗什的僧肇的著作《肇论》率先起了廓清国人对佛教思想的误解的作用。《肇论》将玄学佛学有效融为一体,构建出自己的佛学体系,是印度佛教中国化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述。《肇论》既是玄学发展的顶峰,也是印度大乘空宗般若学在中国发展的顶峰。
        10.《坛经》——心外无佛自悟自修
        《坛经》是佛教中国化完成、形成中国佛教宗派后,由中国佛教人士创作的最著名禅宗经典,也是隋唐时代儒佛道三教对立融合背景下,中国思想文化不断传承创新的产物。其即心即佛说,为中国佛教人人能够成佛进行了最深刻的思辨性理论证明,达到了中国佛教思想的高峰,也极大地推动了佛教的社会传播与普及工作。